今年以來,A股結構性行情極致演繹,在各板塊快速輪動下,AI領域整體表現突出,而新能源、半導體、醫療等板塊似乎沉寂多時。對此業內人士表示,上述三個板塊的估值均處于偏低水平,重點在于尋找其中結構性的阿爾法。當前A股市場的底部特征較為明顯,下半年經濟景氣度和A股市場都有望進一步修復,倉位上保持高倉位狀態,重點關注消費、軍工、數字經濟等板塊的相關機會。
三大板塊的整體估值偏低深入挖掘結構性機會
談及新能源、半導體、醫療板塊的相關機會,星石投資副總經理方磊表示,這三個板塊的估值均處于偏低水平,但更需要關注板塊業績端的驅動,估值不是這些板塊后續走勢的主要影響因素。
首先,新能源板塊的估值調整已經結束了,板塊的靜態估值已經處在一個相對比較低的位置。由于前期產能的釋放,供求關系出現變化,盈利能力將會在相對長的時間內下一個臺階,但各個子行業的情況是不同的,那些盈利維持能力比較強的公司值得關注。
其次,半導體板塊今年波動略大,但經過調整后估值也處于偏低區間,后續半導體行業是否具出現系統性行情將取決于業績恢復程度。
最后,醫藥板塊調整的時間和幅度都已經比較充分了。從長期來看,醫藥需求比較好,而各項監管政策也有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供給格局也在政策影響下得到了優化,醫藥板塊中優秀的公司是值得關注的。
康曼德資本也表示,光伏、半導體、醫藥等板塊的估值均處于較低水平,看好其后續的投資機會。光伏的看點在于下半年需求側的釋放,半導體的看點在于國產替代,醫藥行業的看點在于集采的影響正在逐步減弱,而消費的看點在于擴大內需政策陸續出臺,消費能力與信心逐漸恢復。
開思基金合伙人、投資總監倪飛認為,醫療估值處于較低水平,新能源、半導體估值較此前相對更為合理。這三個行業均為景氣度較高的行業,但更關注尋找其中結構性的阿爾法。
翼虎投資董事長、投資總監余定恒表示,半導體板塊以及新能源板塊中的光伏、新能源車、風電的估值處于歷史中位,醫療處于歷史估值中低位。從產業端來看,下半年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機器人都在快速發展,有可能催化基于科技進步的行情,重點是結構性的機會。
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下,百億私募的布局方向不盡相同,導致業績分化明顯。據格上財富金樟投資研究員王祎觀察,目前主流百億私募的配置主要集中在消費醫療、互聯網、AI等方向。由于消費和醫療今年來表現相對落后,對基金表現有所拖累,所以今年整體表現略跑輸指數,而在AI有較多布局和靈活應對的基金表現相對靠前。
排排網財富合伙人項目負責人孫恩祥表示,以市場主流的主觀股票多頭百億私募為例,因規模較大,整體持倉集中在大盤股,生物醫藥、大消費、新能源、地產、軍工、電力等板塊配置比重普遍較高。上半年板塊分化嚴重,熱點主要集中在AI算力、游戲、中特估等,大多數主流百億私募上半年錄得負收益。7月政策持續放水,市場迎來普漲,權重股表現活躍帶動指數大幅上升,上證50短時間上漲超5%,至此百億私募凈值得到快速修復,不少產品今年以來收益逐漸回正,但總體業績表現不夠亮眼。
雪球副總裁張舒冰表示,鑒于當前市場處于長期底部階段,經濟預期逐步企穩及政策明確呵護活躍資本市場,結合客戶的風險偏好及產品偏好,近期有幾類產品受到關注:一是主動管理能力相對較強的產品,比如雪球精選中的主觀多頭類私募管理人睿郡。二是擅長深挖公司基本面、產業趨勢前瞻力強,業績預期有望逐步改善的逆向及成長風格,不過這類產品多呈現高波動特征。三是擅長A港美股跨市場選擇投資機會的管理人。四是行業主題明顯的產品。五是結合部分主觀及部分量化選股邏輯策略的產品也比較受投資者關注。
A股底部特征較為明顯不少私募保持高倉位運行
對于下半年的市場環境,方磊表示,整體看,下半年股市所面臨的宏觀環境應該是強于今年二季度的,市場上結構性機會比較多。二季度困擾股市的核心因素是經濟恢復動能的環比回落,市場情緒會隨著政策落地和政策效果顯現而逐漸好轉。雖然目前市場部分資金仍糾結于經濟的悲觀層面,短期市場分歧可能比較大,但中期的預期向好仍是重要支撐。一方面,政策將為經濟動能的恢復增添助力;另一方面,從經濟高頻數據和PMI數據來看,經濟本身已經開始觸底企穩,經濟進一步下探的風險基本得到充分的釋放。
下一階段,國內經濟恢復會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今年上半年與經濟弱相關的行業表現優于與經濟強相關的行業,后續穩增長措施不斷落地和效果顯現可能會驅動股市結構再平衡,結構上與經濟恢復密切相關的板塊可能會更好。
“今年以來,我們對市場一直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下半年同樣如此。”重陽投資合伙人寇志偉說道,正如中央政治局會議所說,疫情后中國經濟的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一季度經濟的強復蘇和二季度的階段性轉弱都不能線性外推。二季度可能就是本輪經濟增速的階段性底部,下半年經濟景氣和A股市場都有望進一步修復。在倉位方面,一直保持高倉位狀態,積極尋找市場的結構性機會。盡管過程可能比較曲折,但全年來看會有一個不錯的回報。
勤辰資產認為,今年7月類似2022年11月,在較低的基本面預期與較強的政策預期下復蘇鏈強勢反彈,成長股特別是TMT板塊承壓。當前A股市場所呈現出的底部特征已經較為明顯,盡管持續受到內外因素的擾動,但市場已在估值中較為充分地體現。對市場的中期展望并不悲觀,當前位置權益類資產在大類資產比價中機會大于風險。
倪飛介紹,開思長期專注于港股市場,目前主要產品均接近滿倉配置港股的狀態,持倉方向主要配置于央國企、數字經濟、醫藥醫療等板塊,今年以來核心產品均獲取正收益。當下港股市場具有很高的性價比,伴隨中國經濟在下半年持續復蘇及穩增長政策的持續落地,我們看好港股市場在下半年的表現。
不過,余定恒直言,雖然指數目前處于箱體中部,籌碼密集區,指數往下的阻力較大,但在短期為政策真空期的情況下,對于指數不能過分樂觀,商業模式則是最大的確定性,所以錨定中報,立足一個季度以上,精選格局改善商業模式確定的板塊進行配置。對于下半年的市場,認為更多的機會拐點在四季度。目前保持相對中性倉位,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擇機在低位增加部分倉位,在保證機動性的前提下穩步提升倉位結構。
機會與風險并存重點關注消費、軍工等領域
具體到下半年相關板塊的投資機會及風險,余定恒表示,國內的機會來自于政策的加碼以及美國進入降息通道的流動性改善,利差縮小、匯率見底、估值差見底,這些都是有利的方向。外圍的風險點來自于政策的超調,目前大家一直預期美國加息進入拐點階段,若后續經濟數據持續保持強勁好于預期,很可能會迎來貨幣政策超調,繼而影響A股外資的流動性回溢以及投資信心。
寇志偉認為,下半年一個潛在的機會可能是中美經濟周期共振向上。中國經濟在二季度構筑了底部后,隨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下半年內需大概率回升。上半年美國經濟呈現出制造業弱、服務業強的特征,但近期制造業也呈現出觸底跡象。如果內外部需求能夠共振向上,下半年中國經濟回升的力度可能超過市場預期。
方磊表示,下半年的主要機會可能會圍繞穩增長政策落地和經濟動能恢復,關注順周期行業的投資機會。一是地產鏈等傳統行業,這些行業的成長屬性不強,估值也比較低,因此短時爆發力也比較強,反彈會比較猛烈,但核心還是看地產什么時候能企穩,短期反彈是悲觀預期的一種修復,長期空間相對小。
二是以消費為代表的順周期行業,這部分行業的持續性可能更好,后續經濟觸底、就業恢復形成良性循環后,居民的收入得到持續改善,消費的修復空間是比較大的,但短期的爆發性可能不如地產鏈。
第三類是先進制造業,這部分行業的表現會更加分化,可以確定的是國家對于先進制造業下游需求的支持,但總量上這部分需求的彈性可能有限,結構上細分行業成長空間可能不同。后續的主要風險點可能在于海外經濟的邊際向下以及地緣風險發酵,但這些風險因素在三季度兌現的概率不大。
勤辰資產則十分看好汽車智能化的相關機會。勤辰資產表示,近十年,中國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升級的典范,實現了從進口替代到出口全球的跨越,相信后續發展值得期待。我國在電動化的上半場遙遙領先,從電池到材料的各環節不僅已經實現100%國產化而且占有了全球絕大部分份額。但智能化的下半場剛剛開啟,中國企業在智能化上顯然要比電動化上面臨更艱巨的任務,芯片、算法、數據積累和特斯拉都還有很大差距。但差距也正是機會所在,未來幾年圍繞汽車智能化將涌現出巨量的投資機會,將是成長股投資的新沃土,將持續深耕挖掘。
康曼德資本認為與安全相關的板塊也蘊含很多的機會,如國防軍工、信創等。在消費端會圍繞便捷性、性價比、老齡化以及全球競爭力等特征布局,重點關注寵物經濟、復合調味料、速凍食品、保健品、美容等。在風險方面,下半年需要關注國際政經地緣關系的變化、美聯儲通脹加息節奏、發達國家市場潛在風險外溢等,尤其是出口及匯率方面的相關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