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亚洲老熟女AV一区二区在线播放,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性,国模无码人体一区二区

當前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公募基金整體盈利超1400億!

時間:2023-09-11

隨著2023年基金中報披露完畢,上半年公募基金的中考成績單也浮出水面。
 
雖然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低迷,權益類基金虧錢,但基金行業規模逆市增至27.7萬億,成為我國資管行業的排頭兵;權益類基金虧損近1400億元,但公募基金整體盈利也有1400億元,貨基、債基等固收類基金貢獻最大,同時,重倉TMT的權益類產品,也在結構性行情中收益領先。 
統計數據還顯示,目前已宣布降費的136家公募基金管理人,涉及旗下產品3300只,今年中報規模為4.09萬億元,按照此規模數據估算,基金降費每年將為投資者節約管理費超120億元,托管費超19億元。

 
上半年基金盈利約1415億元貨基、債基貢獻最大
 

剛剛披露的基金中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實現盈利約1415億元,在股債蹺蹺板行情中依然斬獲不俗盈利。 
分結構來看,今年上半年貨幣市場基金盈利1146億元、收益率1.1%;債券型基金盈利1529億元、收益率2.1%;權益類基金虧損1387億元、收益率-1.9% 
分季度看,由于權益類基金主要投向高波動的股票市場,在上半年結構性行情中,該類基金的盈利也有一定波動,其中,一季度盈利2083億元,二季度虧損3470億元,因此,上半年整體出現近1400億元的虧損。 
談及上述現象,機構普遍反映市場風格切換過快,造成權益類基金獲利回吐,同時,也不利于堅守長期投資理念。 
北京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對此評價,今年的股市行業輪動較快,TMT板塊先是領漲,后來國企藍籌股上漲,后來ChatGPT又引發人工智能板塊的接續上漲,近期券商板塊表現則更為搶眼。在這樣較快的行業輪動和結構性行情背景下,今年重倉TMT”的產品收益領先,業績前十的基金平均收益率55.8%,持倉以計算機、電子、傳媒、通信等TMT板塊為主。 
與此同時,今年醫藥、消費、新能源板塊的跌跌不休,也較大拖累了權益類基金業績。 
據上述基金經理分析,醫藥、消費、新能源板塊是公募基金的重倉股,但今年消費股受到經濟弱復蘇影響,醫藥股受到醫療反腐沖擊,新能源行業過剩等影響,三大行業的估值出現較大收縮,對基金整體收益率出現較大的負面影響。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權益類基金重倉的食品飲料、電力設備、醫藥板塊分別下跌12.2%8.4%7.4%,這對重倉投向這些方向的權益類基金,業績隨之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不過,經歷大跌和估值壓縮的醫藥、消費、新能源板塊,投資價值也在愈發凸顯,醫藥、新能源、消費等相關ETF也是越跌越買,相信隨著市場企穩回升,在市場階段性低點逆市布局的投資者,將獲得不錯的收益。北京上述公募基金經理稱。 
在權益類基金啞火的同時,具備低風險、穩定盈利等優勢的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扛起大旗,成為基金盈利貢獻最大的產品類型,兩大類固收類基金上半年為投資者凈賺2675億元,實現了客戶的穩健增值。 
而盈利后的固收類基金,也在積極分紅回饋市場。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合計分紅約2072億元,其中貨幣市場基金987億元,債券型基金893億元,上述固收類基金分紅占比就超過9成,權益類基金也有157億元的分紅。總體來看,行業成立以來累計分紅已達4.8萬億元。

  
公募管理規模逆市創新高總規模增至27.7萬億元 
    

基金中報數據顯示,雖然今年股債市場震蕩、結構性行情突出,但公募基金總規模仍實現了穩步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公募基金產品數量10980只,總管理規模27.7萬億元,較年初26萬億元增長6.4%,首次超越同期銀行25.3萬億元的理財規模,成為我國資產管理行業最大的子行業,反映出居民財富結構轉型的持續深化。 
另一方面,在經歷2022年熊市后,今年權益類基金發行雖然艱難,但同比已經有所回暖。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609只新發基金募集規模5405億元。其中,297只權益類基金募集規模1505億元,同比增長8.2%;占總募集規模的27.8%,提升7.8個百分點;單只平均募集規模5.1億元,同比增長22.2% 
在新基金發行的同時,132只公募基金清盤退出了市場,同比增長31%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持續完善。 
滬上一位公募高管對此表示,與銀行理財等偏固收類產品線相比,公募基金的不同類型收益風險產品譜系豐富,在權益類基金出現虧損時,貨基、債基規模增長較為明顯,也帶來了整體規模的增長;另一方面,隨著居民資產的再配置和受益于資管新規,公募基金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的關注,管理規模出現穩步增長。未來隨著投資者越來越成熟,對公募基金投資工具價值的認識逐漸深化,公募基金整體管理規模仍然有望保持增長勢頭。 
而針對基金清盤的現象,上述公募基金經理評價,在公募產品數量超過1萬只、同質化產品較多的情況下,部分投資業績不佳,產品規模較小,或者不再適應市場變化的產品清盤,有利于實現產品的新陳代謝優勝劣汰,對于優化行業生態有積極意義。

 
公募基金費率改革積極推進每年節約管理費120億 托管費19億元
 

2023年恰逢中國公募基金行業25周年,在行業誕生的25年里,公募基金行業始終堅守行業發展的人民性,持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公募基金踐行普惠金融,讓利投資者,今年77日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正式啟動,推動公募基金降費讓利,進一步提升投資者體驗和獲得感。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末,已宣布降費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突破136家,占機構總數八成以上,調降管理費率或托管費率的產品數量合計超3300只。截至20236月末,這些基金規模合計超4.09萬億元,按照此規模數據估算,每年將為基金投資者節約管理費約120.05億元,托管費約19.47億元。 
此外,主動管理類權益基金注冊開始執行新的管理費率、托管費率上限。825日,首批20只浮動管理費率試點產品獲批,分為與基金規模、業績以及投資者持有時間掛鉤三類,基金管理人與持有人利益共擔機制的最新探索也正式啟航,公募基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在加速進入新階段。